关于“损”

内容纲要

近期,由于工作上的一些变动,对这几年的生活,忽感无趣,颇有几分天地逆旅光阴过客的伤悲。闲来翻看多年前的日记,那还是大学一年级的时候,好多关于大学生活的规划和人生计划的闲言碎语,大部分都未曾实现,甚至未曾实施,顿觉,这许多事情,应该抓紧去做!难道还要等到10年后,再来回顾今天的空话吗?

于是,对于生活中的事宜,列成了一个清单,一件一件去完成,完成一件,勾选一件。清单里面,包括理发、打扫房间、充电宝充电、给手表装电池这种琐碎,也包括给老婆买项链,带老婆去玩,叮嘱母亲看病,儿子如果下次打人就揍他这等大事,还有开始跑步、学习英语、学习繁体字这种不太实际的事情。

为了迎接儿子的回家(前端时间儿子给外婆带到老家去了一段时间),乘着周末的好时光,我特意把清单里面”收拾儿子房间”的事项排在了最前面。

儿子房间里面其实挺整洁的了,唯一需要收拾的是衣柜和抽屉里面“珍藏”的陈年旧物,那些物件,大多是大学毕业后工作以来,从外省带回来,也有前些年单身时候保留下来的东西,如下:

  • 佛像两尊(初到蓉城所购,用熏香拜过)
  • 熏香炉一个
  • 养鱼加温棒一支(初到蓉城养鱼,还买过鱼缸、加温棒、加氧机、电机)
  • 水草泥2KG(养鱼造景所用)
  • 打印墨水两瓶、打印机连供一套、打印机一台、打印纸一包(单身时候买了个狗头相机,为了打印照片所购)
  • 毛笔一支、砚台一个、墨棒若干
  • 颜料若干(老婆的物件)

感触最深的,应数“打印机套件”了吧。

很难想象狗头相机+打印机的组合吧? 除了最开始,用她打印过手机里面对象的照片以外,几乎就是摆设,甚至于找工作时打印的简历都是去路边打印店完成的。打印机,对于一个普通上班族而言,应该是最多余的东西了!!

于是,梳理了一下,我手上那些多余的物件:

  • 工具套件:螺丝刀一套、烙铁两把、热熔胶若干、万用表两套、热熔胶枪一把、其他工具若干
  • 雕刀3把,小夹具一台,练习用雕刻师若干
  • 三脚架一套
  • 录音笔一套
  • Ipad一台(最近新购)
  • 熨斗一台
  • 书籍若干
  • 液晶小黑板(最近新购)
  • 毛笔练字套件:宣纸若干、字帖若干
  • 蒸脸机(送老婆的)
  • 按摩仪(老婆送的)
  • 尤克里里一把(送老婆的)

许多东西,购买时,可能是一时冲动,也可能是深思熟虑,可能只是一个无聊的玩具,也可能是为了爱情(比如送老婆的礼物),更或者是一时的奋发图强,但多日以后,经年以后,它们都显得有点多余了。比如佛像已蒙尘、鱼都没了养鱼套件已无用、打印机套件从来都是多余、毛笔和宣纸只是一时做样子给自己看、雕刀都生锈了也不曾雕完一块石头,三脚架除了最开始的天桥试机再没用过,几乎已经忘记了熨斗的存在……

我们如何能够减少这种多余物件的存在呢?一方面减少钱财浪费,另一方更加减少精力的浪费。

比如购买打印机的时候,预先估计一下会用几次,多长时间能够用到1次? 如果缺了它,有什么不好的吗?想想一下,多年后,面对吃灰的打印机怎么办?丢弃的话,大几百上千块,总感觉有点浪费,继续持有的话,占地方啊,租的房也好,买的房也罢,都不便宜啊。如此说来,把买打印机的钱用来打印照片,划算多了吧。

有哪些东西是我们生活里面,不可或缺的?对于那些,可以“或缺”的东西,如果可以通过购买“服务”获得,最好就不要购入资产;如果不可以通过“服务”获得,最好考虑放弃,比如我的雕刀,那真的就只是一时兴起,玩具都算不上,完完全全的多余之物。

前几年流行一个“断舍离”,其所属应该就是我这种情况吧。

《断舍离》是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创作的家庭生活类著作,主要讲述了:断等于不买、不收取不需要的东西,舍等于处理掉堆放在家里没用的东西。离等于舍弃对物质的迷恋,让自己处于宽敞舒适,自由自在的空间。

相比于“断舍离”,我更喜欢用中国人的古话来描述这种感觉: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意境更加深刻。

以后面对想买的物件,面对生活中诸般状况,面对工作中万千变化,多想想“它是否不可或缺的,不可替代的?”可缺则缺,为道损之又损,精力才能集中,钱财才能集中,时间才能集中,挑水的时候就挑水,砍柴的时候只砍柴,如此,求学才能日日精益,生活才会日日充实。

希望这些书籍不要成了所“损”之物,它更应该成为所“益”之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