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系成交额破万亿:天文数字的后面是什么?
看到淘宝和天猫今年总成交额超过一万亿的消息,似乎早在几个月前就有好多人对这个数字深信不疑了,并且逢人便讲,以展示淘宝系的强大与不可撼动,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压倒性垄断地位,让其他企业相形见绌的业绩,难以置信的天文数字。说到这里,不禁使我想起一个典故。
钢铁产量曾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战争潜力的硬指标,1957年,中国的钢产量是535万吨,英国为2200万吨,而美国则在1亿吨以上,中国决定十五年赶英超美,在1958年将钢产量提高一倍,达到1070万吨。于是,全国上下开始砸锅卖铁大炼钢铁,所有金属物件全都难逃厄运,家家户户小车推大车拉,学生不上学,工人不上班,吃在工地,住在工地。最终把铁疙瘩和废金属块算在一起,计划产量总算是达到目标,但结果如何自然不必多说。如今的中国钢产量在2011年已接近7亿吨,全球45%的钢铁出自中国,赶英超美的雄心壮志早些年就已完成,可中国真的赶英超美了吗?
有些时候,数字是会骗人的,尤其是数字被人故意张冠李戴,移植到不同概念上去时。以人民币计算,美国股市每天成交金额在2000亿元以上,国债市场每天成交3万亿以上,中国股市每天的成交额在当前的低迷状态下也有600亿元人民币,如果把这些天文数字移植到商品市场,不知道会引起多少惊叹,不知道会把淘宝和天猫甩出多少条街去。事实上没人会这么算,即便这么算了也没人认可,虽然那些债市股市同淘宝和天猫一样,并不直接参与股票证券的买卖,只是从中抽取佣金和交易费用而已。
马云说今年淘宝的交易额正好等于中国第17个省的GDP,或许说者无心,但这看似不经意的随口一提,却在民间衍生出众多版本。每当我看到有些没脑子的兴奋地提到淘宝一年交易顶十几个青海,多少个宁夏,多少个广西,就为这些人感到深深的悲哀。每当看到很多媒体和学者也拿那些本就靠不住的数字与不同类属的数字比来比去,也会为他们的专业素质和实事求是精神所深深折服。可我要说的是,淘宝系的一万亿成交额,只是数字而已,仔细想一下你会发现,也许值得推敲的地方还是很多的,此时保持独立思考还是很重要的。
淘宝系的模式与大多数电子商务企业不同,别人是组织商品卖出去,淘宝系是组织商家来开店。有些人说这种模式叫商业地产,我同意,并附加一句,这和电子商务没太大关系,淘宝系的一万亿,没有一分钱是淘宝系靠出售商品获得的,我非常不明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认为这一万亿是淘宝的收入。中国股市中有一家上市公司叫“农产品”000061,这家公司主业是开发、建设、经营、管理农产品批发市场,单其管理的深圳农产品交易市场,年交易额就已达到1000亿元,可归属于这家公司的权益,只有租金和管理费用。你可曾见过农产品跳出来把1000亿元的光环戴到自己头上,走南闯北兜售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吗?淘宝系就这么干了,而且到目前为止还忽悠得非常成功,因为很少有人怀疑一万亿这个数字。在我看来,却没必要对一万亿那么目眩神迷。
前些天给一些外地作者发了些酬劳,总共不到一万块,从支付宝中千儿八百的打出去,确实方便。我知道,这些钱已被计入支付宝的交易金额中了,没准还会被计入淘宝系的网购交易额中。朋友在淘宝上开了网店,没成交,把我的支付宝借去自己拍了五百块的,我也知道,这些虚假的成交也一定会计入淘宝网购成交额。只是我希望,淘宝能不能把我这10500元从总成交额中刨出去,算9999.999895亿元行不行。我知道不行,虽然在淘宝上刷信用和虚假成交的情况很普遍,出售生活费和虚冲交易额的情况蔚然成风,但淘宝系是没兴趣把这些算清楚的。
淘宝系虽然有强大的统计系统,但对数字的概念向来采取模糊战术,即放出一些天文数字,却不告诉你到底如何构成。淘宝系的高管在公开场合从来都是强调今年实现多少销售额,从来绝口不提自己从中获得多少利润。虽然阿里巴巴高管在多个场合信誓旦旦表示,淘宝是淘宝,天猫是天猫,但淘宝集市的搜索结果里,天猫的链接也从来没断过,且一直都排在前面,甚至占了搜索结果的一整页。让我们分开来算,既然天猫总裁张勇说今年天猫的成交额将超过2000亿,那我们就认为今年淘宝的交易额为8000亿元,剩下2000亿是天猫的。
淘宝交易全免费,收入只能从广告费中提取,而天猫只能抽取所谓的“技术服务费”和技术服务年费。天猫的技术服务费根据商品品类从0.5%到5%不等,暂且全按5%来算,2000亿元天猫可以提取100亿元;技术服务年费这一块是固定的,按店铺收取,达到一定营业额后全额返还或半额返还。如果加上广告收入和技术服务年费无法全额返还所产生的收入,天猫一年的收入应该在150亿元左右。淘宝网这边,有未经证实的数字是2010年收取广告费40亿元,如果按连年翻番的话,淘宝网的广告收入也应该在150亿元左右。两者相加为300亿元,这个数字,才是淘宝系的真实收入,而之前所说的一万亿,同淘宝系本身,根本没有宣传口径中那种天花乱坠的关系。
举个例子,美国纳斯达克市场每年的交易额超过60万亿人民币,纳斯达克交易所本身也是美股上市公司,如果纳斯达克把市场上的交易额都算到自己名下,60个淘宝加天猫也追不上。事实上纳斯达克算的只是自身利润,即每年3.2亿美元,股票市场也给了其正常估值,即40亿美元。纳斯达克这种接受企业上市,收取上市费用及交易佣金的商业模式,同淘宝系是一样的,除了淘宝系不断收取广告费之外,看不出两者的商业模式有何不同,但两者在计算营收的方式上是截然不同的。哦,我说错了,淘宝高管从来也没说那一万亿是自己的营收,都是下面那些小鬼儿胡扯的,这根本怨不得阿里巴巴的管理者们,包括马云。
这两天又听马云说了一些天文数字,感觉有些头晕。马云说淘宝和天猫要培养出一百万家年营业额过一百万的店铺,还说要培养出一千万小而美的网店,服务全球十亿人。好吧,我不知道马云怎么那么爱和一百万这个数字较劲,阿里巴巴B2B上市前,马云说要达到每天利润一百万才上,之后又说要每天交税一百万才上,这话说出来是多么振奋人心!虽然最后没达到目标就上市了,大家也不去追究。如今又说这话,似乎又要形成语录,激励和振奋又一代年轻人。既然如此,那咱们就推敲一下,深究一下。
淘宝网的页面也就那么大,一百万家网店每年都卖出一百万商品,本身就够拥挤的,那些销售额五十万的呢?十万的呢?往哪里放?都轰出去么?如果把小商家轰出去后,这个目标实现了,不还是销售额一万亿元吗?如果不把小商家轰出去,是要让他们给这些淘宝系重点扶持的一百万网店当炮灰么?
马云说要培养一千万小而美的网店,服务全球十亿人,不知道马云说的这十亿人是天天光顾网店还是偶尔来一次。这听上去真是太好的目标了,可每家网店平均才能摊上100个顾客么?就算每个顾客每年在店里花上1000块钱,每家店铺才能摊上10万块销售额么?这10万块可不是利润,是销售额呀,就按10%的利润算,每个店铺才赚1万块么?还得往淘宝系交佣金和广告么?咱就别说高科技的网上店铺了,你去瞧瞧自家门口的煎饼果子摊,一年下来要都是那100个顾客光顾,会不会亏死。
我总觉得,报个天文数字出来是很容易的,尤其是对马云这种人,创业成功了,身价巨富了,会有很多人对此深信不疑,进而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现在淘宝系的创造神话运动越来越像1958年的大跃进,不同的是,当时的决策者对那些天文数字深信不疑,淘宝系自己报出来的数字,他们自己相信么?这还是个疑问。
转自:A5杂谈版块